读罢此则新闻,我联想到英国一位爵士在谈到电商问题时,毫不客气地说,中国允许电商如此快速发育,这是社会经济管理的严重失误。他说,英国政府和企业家不是傻瓜,它们建几个电商平台易如反掌,但为什么不做?政府限制,企业家也很明智。因为英国政府知道,一个商业小店铺,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,摧毁了它们的生存环境,那是社会的灾难。
这位爵士告诉我,商业有其基本规律,它的作用不只是买卖商品,而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把人、公众吸引到大街上去。当他们一家、两家店铺寻找,要为了购买一件满意衣服的时候,他们很可能发生远超过一件衣服价值的“随机消费”。比如,夫妻两个人逛街,可能产生餐饮消费,可能一起看一次电影,如果有孩子,他们还可能为孩子买些“过去根本没想去买的东西”。而且,市民这样的逛街行为,使得一个城市产生了巨大的活力,它是重要的城市景观。所以爵士认为,电商绝不是拉动社会消费的好办法,反而是在毁灭消费。听了爵士的话,让我无比汗颜。去看看我们的城市吧,别的不说,仅以北京为例,在电商的冲击之下,大量商业破产倒闭。其结果是什么?原来著名的王府井、西单、大栅栏等商业景观一去不复返了。当快递员骑着低级的小三轮,穿过黑漆漆的街巷,没日没夜地把大量“垃圾商品”送进各家各户的时候,我们是否想过,那些“真品”店都被挤垮之后,未来我们要买到一件“真品”,到哪才能买到?
我认为,到了悬崖勒马的时候了。如果我们商业街区的灯光熄灭了,再亮起来,不知需要多久,而且一关一开之间是何等巨大社会成本?外国人看得懂这一切。“双11”,当国人沉浸在“爆买垃圾货”的快乐之中时,阿里在美国股市上价格暴跌。因为,美国投资者认为,假货充斥、刷屏成交的行为将让阿里失去成长性。
这位爵士进而发问: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灾难?其言凿凿,其情切切。看似成理符合逻辑,实则不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。笔者一贯认为,发展就是硬道理,农村电商拓开致富新路子是社会的进步。
“很多人输就输在,对于新兴事物,第一看不见,第二看不起,第三看不懂,第四来不及。”马云如是说。回想下,每一批成功人士都是: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,他明白他在做什么;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,他理解他在做什么;当别人明白了,他富有了;当别人理解了,他成功了。
农村电商作为拓开致富新路子的重要渠道,许多农村迎着朝阳走搭上了“互联网电商快车”,这给农村带来了五大进步:首先,“送进来”让在农村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便利,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。其次,让贫困及偏远地区的农民及创业者能都得到培训、帮扶及平台对接,大学生返乡创业升温,让优秀的人才在农村有用武之地,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,赋能创业者利用互联网进行金牌农产品的销售。再其次,农资电商的兴起,提供的农技服务,让农民懂得科学种养。最后,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“走出去”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销往世界各地,打破信息不对称,实现优质优价,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。更为重要的是,农村电商帮助农民深度“触网”建立质量意识、品牌意识,从而倒逼产业转型,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优质优价。能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,改变原有的单一模式;减少流通环节,降低流通成本,直接提高效益。这对知名度低,还未大规模走出去的特色农产品来说尤为重要。农村电商可使特色农产品直面消费者,为一些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“后发赶超”的机遇,应充分利用好。
乡村振兴,电商先行。农村电商发展迅猛,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、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,同时也带动大批有志青年走上农村电商创业致富之路,为助力乡村振兴、激活县域经济发挥积极作用,这无疑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,更是社会的巨大进步。